
虽然已经过去一年了,但2010温哥华冬奥会的圣火仍在人们的心中燃烧,影响尤在。 资料照片(摄影:万斌)
【环球华报记者 熊文 报道】明日(2月12日),是2010温哥华冬季奥运会开幕一周年的日子。一年前的这一天,世界体坛盛事冬季奥运会的火炬首次在加西城市温哥华点燃,炽热火焰照亮了温市夜空,更照亮了加拿大国民的心。盘点一下冬奥会给卑诗省、给加拿大带来了除奖牌之外的什么收获,不啻为对温哥华冬奥会最有意义的纪念。
加国旅游业繁荣兴旺
加拿大旅游委员会(Canadian Tourism Commission)的数据显示,温哥华冬奥会帮助“说服”了数十万之多的外国游客来到加拿大游玩。“在冬奥之后的一年里,专程前来加国旅行的访客有显著的增加”。
例如,在2010年来自英国和澳洲的游客,是2009年的两倍。去年一年,大约290,000人次的英国游客在加国境内消费了3.8亿,这比 2009年整整多出了1.34亿;逾70,000人次的澳洲游客去年到访加国,消费了1.17亿元。德国游客则增加了三分之一,达128,000人次,在他们的加国行程中,总计消费1.96亿,比2009年多出0.65亿。
关于加国联邦政府为冬奥会一次性资助的0.26亿旅游市场推广资金,加拿大旅游委员会指出,政府的这一支出不但全盘收回,而且盈余甚丰,仅是全球旅游业在国外媒体关于温哥华和加拿大的新闻报道,就有高达10亿的广告价值。而在2010年到访加国的外国(不包括美国和墨西哥)游客,整体上估计增加了 9.7%。
加拿大旅游委员会主席麦克肯兹(Michele McKenzie)指出,从一开始,我们就很明确地知道,我们的工作是利用冬奥促销加国,借助冬奥的平台提升加国的旅游品牌。“在2011年我们将致力于维系加国旅游业的竞争力,让加国成为游客首选以及心仪的旅游目的地,并确保游客们身处加国时,能够发现和体验他们在冬奥期间透过电视屏幕所看到的加拿大。”
加拿大旅游委员会估计,截至2010年6月,全球观众透过各种媒介接触到加国旅游各式信息共计120亿次。根据该委员会的统计,在2009年至2010年间将加国视作旅游目的地的外国人,总体增加了7.5%,其中在英国的升幅达28.6%,澳洲的升幅达13%。
加拿大旅游委员会称,加拿大旅游品牌的价值在2010年为1320亿,较之冬奥前增值了7.2%。
卑诗旅游业大获丰收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最新数据,得益于冬奥效应,卑诗省旅游业空前繁荣,且不说冬奥和残奥会举行期间的来访高峰值,就算是之后的连续数月,来自最主要旅游客源市场美国和中国的过夜访客,就增加了逾10%。单看2010年11月,前往卑诗省的国际游客,较之2009年同月上升了7.5%,亦即有高达 175,121人次游客到访卑诗。
来自省政府的消息指,不少旅游公司亦报告说,与卑诗省有关的旅游销售形势喜人。尼斯贝特(Scott Nisbet)服务于美国科罗拉多为基地的旅游公司Globus Family of Brands,他称2010年指定前往卑诗省的销售增加了50%,今年更可见额外20%的上升趋势。
卑诗旅游、贸易和投资厅厅长麦雅雯(Margaret MacDiarmid)为此感到振奋,她表示,冬奥为卑诗省带来了非凡的曝光率,而卑诗省亦充分地利用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做宣传推广工作,“我们现在已然在收获成果。过去数月来我们持续看到国际旅客有增无减,后冬奥影响力正为本省举足轻重的产业之一旅游业添油加劲,旅游业籍此已在全省范围内创造了众多就业岗位。”
温哥华坐享地主之利
温哥华作为2010冬奥会的举办城市,占尽地利优势。更为便利的公共交通线、多座世界一流的运动场馆、现代化高水准的公共设施……因冬奥而兴修的硬件项目在冬奥之后让温哥华人受用无穷,软性获益也相当可观,根据大温市镇商业同盟的报告,通过冬奥会的举办,大温直接或间接获益约3亿元,创造了 2500个新工作职位。
“很清楚,我们的奥运经营战略是成功的”,温市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总结道。
冬奥的爱国情乃无价宝
卑诗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莫斯指出,2010年温哥华冬奥作为激励人心、鼓舞斗志、彰显爱国情怀的特殊事件,将永存加国民众记忆中。在冬奥赛事中,在颁奖仪式上,在欢庆活动里,甚至在冬奥举办期间的任何一处加国街头巷尾,国民们激动欢呼的声音、群情激昂的画面,无一不展示着身为加拿大人的骄傲,无时不表现出加拿大这个国家的伟大。借助于冬奥这个平台,全世界都听到了加拿大人的声音,看到了加拿大人的表现。
“冬奥帮助我们重新定义了我们的国家”,莫斯称,她在去年2月2日至28日期间一直密切留意国际媒介,全世界在那时都惊奇而强烈地感受到,加拿大人是如此的自信,如此的激情澎湃。英国传媒就对加拿大人在冬奥期间表现出的近乎痴狂的表现难以置信,在他们看来,那种场面完全不能与其心目中固有的温文尔雅、融合宁静的加国人的印象相吻合。
那段时间,在罗伯逊大街(Robson Street)中央,没有一个人被指定要穿红球衫,没有人被要求唱“O Canada”,可是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统一了装束,人人都自发自愿地高唱国歌,“这就是冬奥会的力量,它促使民众不再分男女老幼,不再分族群社区,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共同点想法——我们是加拿大人。”莫斯说: “拥有一个能够把国民联系在一起的共同记忆是非常重要的,它使得大家比较容易相互理解,帮助人们容忍彼此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