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华报·2011年2月11日社论】本月26日卑诗自由党的新党领就要出炉,由于该党是卑诗省执政党,所以该党党领选举动见观瞻。日期越临近,竞争越白热化,从招募新党员数目就能略见一斑,已创下该党最高纪録。
由于加拿大政治体制的特殊安排,党领选举几乎就是人头之战,好象谁签的党员多,谁的胜算就大。而且入党手续之简单,出入政党之随意,着实令大陆来的新移民感到不可思议,这许是民主制度政党政治的一种特色,只能入乡随俗概括承受。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而言,由于最近在卑诗自由党党领竞选过程中,候选人阵营里时有乌龙现象,像“宠物猫党员”、“冰球队党员”等事情出现,小猫昵称出现在新党员名单上,内陆甘露市(Kamloops)冰球队队员也上了新党员名单,自己却不知内情。这说明党员纳新方面有些失范,使不择手段的做法有机可乘。这也说明对“人头党员”现象値得反思,而我们的反思更多出于少数族裔参政议政的角度,在这种有加拿大特色的党领选举过程中,如何使少数族裔得来不易的参政议政权利保持正确发展方向,而不至于被一时的表面热闹偏离正常轨道。根据目前事态进展,亦从长远发展态势考虑,有必要做这样的省思。
积极参与目前卑诗两大政党的党领选举,施加和扩大华裔族群政治影响,无疑应该大力提倡,像前不久列治文华社成立“冯宜干竞选联谊会”,就是很好的行动。从当前局势看,由于选举制度的原因,占人口比例不少的少数族裔,尤其是华裔和印裔就成为各党领候选人的必争之地。自由党党员人数翻了一番,相信不少来自于比较容易动员的族裔票仓,特别是印裔人士。
受到重视固然为好,但问题的另一面是,结果不少人是胡里胡涂地当上党员,因为许多人并不是自己掏钱交党费。而据其中三位党领候选人各自公布旗下新党员的数字,就几占去全部新党员人数95%,难免引起党内外猜疑其数字有“灌水”之嫌。
据悉,为确保新党员眞有其人,以及核实他们的个人资料,卑诗自由党已雇用一家市场推广公司,致电向各登记新党员查证。其实这只是技术层面的小修小补,并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
政党、党领候选人重视族裔选票当然是好事,但目前事情的发展显示,各党领候选人似乎只为选票,而且是临急抱佛脚的心态。不要说党领候选人,就连政党本身,都没有眞心实意发展少数族裔党员的长远计划。在党内没有长远规划,没有发展计划,没有培养措施,为的只是一时的选票。长远而言,这样的发展十分不利于政党政治的健康发展,也不能眞正培养族裔政治人才,眞正带动少数族裔融入当地政治,相反会带来不少后遗症。
采取何种选举模式,是政党自身的选择,尽管有値得忖度和调整的空间;不过作为力争融入主流社会的少数族裔,有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冷热自知,对争邀纳新有一个清醒的体认。如果少数族裔本身没有认清自己在政党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只是充当别人的一枚棋子,而没有充分恰当地利用这些机会,来提高自己实质性的参政议政能力,增加自己在政党事务中的影响力,就得不偿失了。周而复始,少数族裔总是只有被利用的份,没有被政党及政治人物从根本上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是深値警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