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加国新闻 >

加华裔梅派票友严庆苹女士:梅兰芬芳 加国绽放

时间:2009-11-23 20:50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小芬 点击:
11月6日晚,北京长安大戏院正举行梅兰芳先生诞辰115周年纪念演出的最后一场演出。既是收官演出,阵容自然强大,海内外名票搬演《女起解》、《凤还巢》、《二进
  

11月6日晚,北京长安大戏院正举行梅兰芳先生诞辰115周年纪念演出的最后一场演出。既是收官演出,阵容自然强大,海内外名票搬演《女起解》、《凤还巢》、《二进宫》选场,梅兰芳之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更是联手豫剧名家马金凤压大轴演出《穆桂英挂帅》选段。

唱《二进宫》压小轴的严庆苹女士绝对算得上是万千梅派票友中的幸运儿。说她幸运,不仅因为她能在梅兰芳大师诞辰115周年的收官舞台上担纲演出李艳妃,与著名铜锤花脸陈俊杰和著名老生韩胜存同台合作,更因为她是梅葆玖先生的第19位弟子,也是唯一的海外票友弟子,这份殊荣,确是令人艳羡。

严庆苹现定居加拿大阿尔伯达省埃德蒙顿市,当地华人简称为爱城。除了爱城京剧研习社的社长,严女士还担任爱城健康卫生厅针灸管理局的主席,是个拥有行医执照的中医针灸师。

出生于上海的严庆苹出身中医世家,伯父严二陵是上海有名的老中医。梅家当年在上海时,家里谁有了大病小痛都是找严老问诊,尤其是梅夫人福芝芳,只信服严老号的脉,梅严两家可谓渊源颇深。严女士的父母当年都是梅派的铁杆票友,自小在梅派的浸淫中长大,3岁的小庆苹就能登台唱《女起解》,在台上站立不稳,还得大人在后面托着。

梅派艳妃,后继有人

《二进宫》本是梅兰芳大师早年的常演剧目,但后来的张(君秋)派演出较多,影响也很大,其特点是音乐性强,音调变化多,花腔多,易于被观众接受。梅派《二进宫》则是另一种风格,中庸温润,意味深长。然而看似平和简单,其实韵味难学。那是一种繁华落尽之后的简单,爱梅派者众,而得其神韵者寥寥无几。正是由于梅派“易学难精”,梅大师去后,《二进宫》很少再由梅派搬演。

为使梅派《二进宫》再次闪耀舞台,严女士风尘仆仆,从爱城奔温哥华、飞北京,在梅葆玖、姜凤山(梅兰芳琴师)、王志怡(梅葆玖师妹)及舒健(梅葆玖琴师)等的悉心教导下,今年5月31日,严女士终于首次在南京紫金山大剧院主演了这出观众久违了的梅派《二进宫》,并且获得观众的热情赞誉。特地从外地赶到南京看戏的余明侠老先生,50年前曾看过梅兰芳大师的《二进宫》,这次看到严女士再现此剧,感慨万千,欣然赋诗:“五十年前倾锡城,梅师献艺忆犹新。今朝弟子脱颖出,扮演李妃无比伦。婉转抑扬声韵美,珠圆玉润挚情陈。全场观众齐声赞,薪火传承庆得人。”
 

 

如今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的舞台上,随着琴师舒健和鼓师封千的伴奏,严庆苹扮演的李艳妃款步上台。刚一亮相,就获得观众的碰头彩;甫一开口,嗓音圆润清亮,高音婉转有力,拖腔华丽流畅,与花脸老生的轮唱配合默契、衔接自然。不花哨也不陈腐,不拖沓又不小气,平凡之中见美,中正平和,落落大方,果然深得梅派真传。

严女士对教导过她的老师满怀感激,姜凤山先生年高体弱、抱病在身,不能亲自口传教授,就特意录音为她指导,师父梅葆玖更是诲人不倦,悉心教导。

梅兰芬芳,加国绽放

1980年,严庆苹在加拿大结婚,有了家庭的牵绊,数年间严庆苹没有再唱戏,但她心中对京剧的热爱从未冷却。那时,加拿大的华人多是港澳或广东移民,不要说京剧,连说国语(普通话)的机会都很少,很多当地的加拿大人甚至认为中国戏剧就是粤剧。而如今,爱城京剧研习社虽然仍是当地众多演出团体中唯一的京剧团体,却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凡是有大型演出都少不了京剧节目的参与。这个巨大转变的背后,是严女士以及众多华侨数年如一日的努力。

早在2000年,严庆苹一开始系统地学习京剧表演,就拜师梅兰芳弟子王志怡和徐兰沅(梅兰芳琴师)弟子陈涵清。两年后她和友人一起创办了爱城京剧研习社,致力于在当地推广京剧艺术。

创社伊始,扛着“京剧”名头的爱城京剧研习社遇到不少困难。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首场演出《戏曲之夜》于2002年10月成功举办。为了让观众容易接受,演出中只有半数节目是京剧,其它是观众已经熟悉的粤剧、黄梅调等。两年后,首场全京剧演出《京剧之夜》也获得了成功。前两场演出的成功举办,激发了严女士想让海外的观众一睹真正的梅派风韵的念头。通过王志怡认识了梅葆玖先生之后,严女士便和梅葆玖先生商议请梅兰芳剧团到加拿大演出的事宜。梅葆玖先生对此事也非常热心,梅团上上下下都积极帮忙,严女士则在加拿大和中国之间来回奔走,联系各项事宜。经过整整一年的努力,2007年3月,梅葆玖先生率领北京京剧院梅兰芳剧团一行45人,赴加拿大演出《“白雪红梅”京剧专场》,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震动了爱城。当地的中英文电视台都争相转播和报道,其它城市竞相邀请剧团巡演。京剧这朵中华奇葩终于在白雪皑皑的加拿大款款盛开。
京腔梅韵,光大传承

在梅团加拿大演出期间,代表团团长刘胜利被严女士对京剧的热爱和对梅派艺术的痴迷深深感动,就代她向梅葆玖表示了拜师之意,并且建议就在演出的庆功宴上拜师。严女士觉得那样诚意不够,等梅葆玖以及梅团归国后,她才专程赶到北京正式拜师。

梅葆玖说:“父亲曾经出访美国,却没有到过加拿大,我们这次演出算是完成了父亲生前的夙愿。严庆苹多年来始终深爱着京剧和梅派艺术,在海外华人和社团中传播着梅派精神。希望她不断学习,提高梅派演唱和表演技艺,发挥自身的优势,为更多的梅派传人创造到海外演出的机会,搭建艺术交流的平台。”

严庆苹作为梅派的嫡传弟子,深知肩上责任重大。“我们海外华人可能比身在国内的同胞更加爱国。”话刚说完,她又连忙补充:“不是说国内的同胞不如我们爱国,主要是身在异国他乡,那种爱国的情绪分外强烈。因为我们的命运是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说到身在异国几十年感到的华人在国外的地位随着祖国日益强大而提高,严女士感慨万千:“看到祖国越来越强大,我真是感到非常骄傲。”说到动情处,严女士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她觉得,对于漂泊海外的华人来说,京剧不仅仅是一种戏曲艺术,更是一个符号、一种牵挂、一个精神家园。目前,京剧已经逐渐被加拿大社会所接受和喜爱,但是严女士并不愿意就此止步,因为在不少人眼中,京剧虽美,但离人千里之外,严女士和她的研习社的雄心壮志,就是让梅派唱腔在异国他乡开枝散叶,广为传承,让更多的人不只爱听戏、爱看戏,更要想学戏、想唱戏。

京剧是美的艺术,梅派更是以美见长。严庆苹女士典雅的气质、温和的微笑与她所研习的梅派艺术是如此契合。身段美,唱腔美,她那颗对艺术对祖国跳动的赤子之心更散发着美的光辉。此时此刻,她已经回到远在大洋彼岸的加拿大爱城,为了梅派艺术的发扬光大而继续奔走。

(责任编辑:小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