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分别在东西两岸,大多与大温都屡见华裔遭电话勒索的行骗案件,而且还让行骗者最终得逞。这两年来大小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行骗案件,昭示世人要小心警惕,甚至把各种骗局罗列成单,分门别类总结特征,再三再四地呼吁,还是有上当者损失惨重,令人扼腕!
据报道,留学温哥华的女生小周,不但被骗去了全部积蓄,而且还欠了一屁股债。为何行骗总有市场?这真应验了那句老话:一个巴掌拍不响。因为这行骗之事,非要有上家和下家互相对应不可,骗子即便再狡狯再精明,如果没有被骗者的配合呼应,也无法得逞,到头来也只是“单相思”而已。
为什么在信息如此丰繁透明的当下,行骗者仍然能够屡屡得手?究其根本的原因,关键在于那点“贪心”。行骗者也正是抓住了人类这点劣根性,然后攻其一点不计其余,茫茫人海中总能碰上倒霉的对象。
比如上述那位女留学生小周,那场被称之为“难以醒过来的噩梦”,正是从一个陌生电话开始,恭喜她抽中了“回馈会员的二等奖金15万美元”。对先前各种警告也耳熟能详的小周,起初尚有警惕性,无奈对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心存侥幸的小周还是上钩了,并被对方一再得手而不知悔悟。说到底,这条待宰的 “大鱼”之所以被行骗者钓到手里,就是贪恋那诱人的“鱼饵”,巨额美金可以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听小周的故事,如同观看一部情节紧凑冲突迭起的电视连续剧,说明现在行骗者的手段越来越高超,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但是,不管行骗者再怎样用心良苦,再怎样谋篇布局,再怎样巧设机关,如果对方心如止水不动如山,行骗者也是枉费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