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9年11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月份。35年前,卑诗省省长巴力(Dave Barrett)率领代表团出访中国,成為加拿大第一位访华的省长,並开拓了卑诗与中国友好交往的歷史。一直致力推动加中关係发展、目前正在广州出席“广州国际友好城市大会”的卑诗大学社会学系荣誉教授詹森(Graham Johnson),特別在广州為本报撰文,回顾卑诗省与中国友好往来的歷程。
卑诗省长1974年访问中国历史纪录片 from GCPNEWS on Vimeo.
35年:中国与广东的改变与转型
作者:詹森(Graham Johnson)卑诗大学社会学系荣誉教授 卑诗—广东商会主席
35年前,巴力(David Barrett)以卑诗省长的身份率领政府代表团访问中国,这是首位加拿大省长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省长巴力曾率领新民主党在1972年的选举,打败社信党首度贏得过半数席次胜利,同时开始推动新政策,当中包括视中国為全球重要的一员,並建议基於卑诗的最佳利益与中国建立关係。
卑诗省政府之所以能访问中国,要拜当时中国驻加大使章文晋首度造访卑诗省所赐。透过加拿大政府承认中国為合法政府並交换大使,进而改变全球政治(及冷战)的形势。加拿大与中国所建立的关係模式也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后来与中国確立正常化关係的模式,並為中国在联合国恢復席位铺路。
卑诗省政府走在时代的前端,派遣官方代表团赴中国,那时並没有预见数十年后中国及世界將发生巨大变化。儘管这项行动建立了先驱地位,但当时却没有获得认可,也未被隨后在1976年击败新民主党的社信党政府所遵循;直到新民主党在1990年代再度执政才重新恢復交流,而中国及全球经济的改变已经超过了想像。
卑诗政府代表团在1974年所见到的中国与今日的景况十分不同。省长巴力伉儷、隨行厅长及其夫人们、工会领袖与林木业领袖,甚至还包括一名华裔加拿大人,他们造访中国大江南北。中国為他们介绍本身的情况,而这个景况却在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出现巨变,1978年在邓小平领导下中国的经济进行了戏剧性的改革。巴力省长与他的代表团参观了大庆油田、北京、上海和四川等地的农村公社、工厂、医院及学校,还造访了白求恩医生的墓地。 以上的行程虽然在当时是接待外宾的一般安排,但巴力这趟行程亦有其独特之处,那就是前往广东省造访大批早期移民加拿大的华人故乡——台山。台山位於珠江三角洲的西部,前往台山的旅程歷时8个小时,要搭乘5次渡轮,巴力所乘座的是一部“红旗”豪华轿车。在当时,造访广东及台山虽然仅具象徵性意义,但是长远来看却產生重要结果。
1979年的政策改变让中国经济脱离了中央集权制度,权力从北京下放至各省,让广东和邻近的福建得以更灵活地创新,促成东亚多条“小龙”(不单是香港及台湾)在60至70年代的成功,並且把投资、经商之道和技术带到中国尤其是广东。在此同时,中国与英国和葡萄牙政府展开主权回归谈判,香港与澳门分別在1997年与1999年回归中国。
广东及其他中国各地的经济结构逐渐產生变化。巴力省长访问中国35年以后,中国成為经济巨人,就像19世纪初期的英国一样,成為世界的工厂並拥有重要的政治力量,其中最主要的成长支柱就是广东,目前已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超过一亿人),中国最富庶、最大的出口地区。
加拿大商业与中国贸易的兴趣大致来说一直都过於怯懦,令很多我们早前建立的基础都没有获得善用发展;但卑诗省则是例外,因為新民主党在执政期间都有在35年前巴力省长所建立的基础上,推动与中国建立关係。
1991年新民主党二度贏得过半数席次,哈葛(Harcourt)成為省长。早在哈葛担任温哥华市长期间,就开啟与广东的省会广州市友好关係。 1985年温哥华与广州结為姊妹城市;当时的广州市长叶选平,前来温哥华签署姊妹城市协议,与当时的哈葛市长建立友谊基础。叶选平后来成為广东省省长,哈葛担任卑诗省省长后,叶选平及其继任者朱森林(他也是追隨叶选平的发跡脚步,担任广州市长隨后成為广东省长)更增进卑诗与快速发展的广东省交流。1995 年卑诗与广东成為姊妹省。1990年代卑诗新民主党省长率领代表团访问广东,双方交流密切,几乎是年年都有出访。隨著全球经济改变,卑诗的新民主党政府也隨之因应变化。
卑诗与中国尤其是广东的联繫日趋重要,各层级政府的关係日益增长;广东省长於2005年正式造访卑诗省,现任省长经常接待来自中国的访客,许多卑诗省的城市政府也与广东省和中国其他地区的地方政府建立良好友谊。
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中国建立关係具有无限的潜力,尤其是我们的姊妹省广东。儘管中国成為卑诗天然资源的出口市场,但目前的发展仍见有顾虑。广东的西部將在未来10年快速发展,其地方城市急切希望在过去多年所累积的础上,建立紧密的关係,而这个基础则可以追溯到省长巴力及他的远见。
中国经济即將啟航,我们千万不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