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华报记者 熊文】在层峦迭嶂、森林繁茂的卑诗省,林木业一直是传统支柱型产业。然而,近年来本省林木业因天灾人祸而阴霾重重、深陷危机。省府为给林木业寻找出路,将目光锁定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中国,不遗余力地向中国推广本省木材,所费不赀。
加国林木代表团访华
本月6日,卑诗省林木及草原厅长毕贝尔(Pat Bell)率领由33名加国林木业高层及政府代表的访问团到中国访问,在上海,由卑诗省林业厅林业发展投资处中国部,与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住房保障事务中心官员,签署了木结构建筑技术推广应用合作谅解备忘录(MOU)。
备忘录内容包括,加拿大政府在2009至2010年拨出80万元,兴建一幢木结构的“示范屋”,显示木制品及建筑材料的应用,该计划由卑诗省林木业创新投资有限公司(Forestry Innovation Investment Ltd.)负责,土地与部分建筑材料则由上海市政府提供。
按照官方说法,这象征中国建筑项目首次正式采用卑诗省的林木产品,加国商界籍此向进军中国市场的里程中迈进了一步。如果可以参与到中国的“可负担住房”计划,卑诗林业则能分得颇有含金量的一杯羹。“可负担住房”计划全中国投资总额达1,410亿元,是中国5,860亿加元经济刺激方案的一部分。
省府为此成果欢呼雀跃之际,却有反对党人士和民众对与此有关的前景表示质疑和担忧。
林木厅长:商机无限“钱”景灿烂
在赴华访问前夕,毕贝尔就曾指出,从2003年以来,卑诗省木材外销中国已增加了420%。作为本省内陆社区经济命脉的林木业,已因卑诗林木成功打入中国市场而得到生机,来自中国的大笔订单,目前已救活6间本来面临困境的锯木厂,活络了内陆地区的经济。

来自中国的大笔订单,目前已救活6间本来面临困境的锯木厂
毕贝尔说,到2012年时,上海每5幢新建房屋中,就将有一幢是“可负担住房”。如果卑诗林业能趁此机会成功融入,将开拓前所未见的商机。他信心满满地表示,本省对中国市场设定的目标是,到2011年时,销往中国的木材数量达到40亿板呎(Board Feet)。
省自由党议员:投资值得 项目可行
省亚太计划议会秘书、议员李灿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数年来本省乃至加国为开拓中国市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事实证明,这些持续的初期投入是值得的、成效显着的。单就本省来说,相较于2007年,08年1年内对华木材销售就增长了80%,今年至8月31日为止,本省外销到中国的木材已超过2亿元,全年销售增长预期将在08年的基础上增加一倍。
他还指出,用本省木材,在上海建造可负担住房的计划是可行的。一方面,相较于中国现行普遍采用的水泥、钢筋混凝土等的建筑原材料,木材具有环保、抗震能力强、搭建快捷便利、价格便宜等优点。另一方面,木结构建筑运用广泛,既可建造整栋高达6层的中密度楼房,又可在已有水泥建筑上加盖楼层,亦可单用于建筑中某一部分如屋顶建造的材料,实用性好。
据李灿明介绍,卑诗省有关方面参照卑诗大学(UBC)和卑诗理工学院(BClT)等学术单位的研究数据,帮助上海市政府正式制订了一套木结构建筑规例,有助于木结构建筑在中国的规范化和普及。
省新民主党顾问:水分很重 高兴过早
省新民主党顾问姚永安说,本省林木厅长一行与上海方面签订了合作备忘录,表面上听起来是一个好消息,好象是一个很大的商机,但其实里面含有很重的水分。他质疑木结构建筑在上海运用的可行性究竟有多大。
“不利因素是很多的。”姚永安说,比如木结构房屋的可建高度受到极大地限制,至多在6层左右,但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地少人多,土地昂贵,而且可负担住房绝对不可能建成像别墅一样,而只能是供普通工薪阶层居住的高密度小户型高层楼房。所以,姚永安认为在这个最基本的层面上,木结构房屋就与中国所需 “可负担住房”的要求根本不相符。
另外,姚永安认为上海的人口稠密,可负担住房属于居家生活住宅楼房,发生火警风险很高。而华人一向对火险的问题很敏感,在观念上就不易接受住房全部以木材来做建筑材料。卑诗省现在卖给中国的,主要是质量较低等的廉价木材。因此,木结构房屋若要真正推广成功,产生预期效益,实在是面临极大的障碍。

“梦加园”(Dream Home Canada)

“梦加园”(Dream Home Canada)
据姚永安介绍,卑诗省政府2003年开始在上海浦东建设“梦加园”(Dream Home Canada)。梦加园一期是木结构建筑技术的示范中心,梦加园二期是两幢面积各约为500平方米的别墅。卑诗省长金宝尔称该项目为本省国际经济发展策略的杰作,投入资金超过1200万元。不幸的是,该计划之后遇上中国国务院办公室决定对兴建单户房屋计划叫停。而“梦加园”正属于被中国官方禁止的类型。姚永安说,“可以说梦加园完全是失败之举”。
发展商:中国环境 木房不宜
本省一家专门建造原木度假屋的发展商,早在10年前就看上了中国高速发展的消费市场,意欲在中国高级消费地点,诸如高尔夫球场周围建造高价原木度假屋。
为此,这位发展商特意前往中国南方繁荣富裕的广东省做了一番实地考察。结果他发现,在中国广大的南方区域,气候普遍潮湿多雨,木结构的房屋建起来后,很快就会霉烂,完全不适合当地的气候;居民观念里传统上也对木结构房屋也很排斥,都对木房的安全性表示怀疑。
更为重要的是,加拿大和中国地理距离太远,木材运抵中国要支付颇为高昂的运费,和来自中国周边地区如东南亚或俄罗斯的木材相比,竞争力不明显。有鉴于此,他进军中国市场的生意计划只好就此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