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华报社论】今天(11月30日)早晨,2010温哥华冬奥圣火抵达卑诗省府维多利亚,这标志着一波三折、艰辛备至的冬奥筹备即将步入尾声,温哥华冬奥委会的正场即将拉开帷幕。
说“一波三折、艰辛备至”并不算夸张,由于建材价格飞涨等种种因素,奥运工程工期一再拖延,成本不断上升,引来不少人对冬奥能否办好的疑虑;冬奥场馆和配套设施的建设,难免打扰一些当地居民的生活,更引来原住民保护、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人士的争议,可以说,从申办成功的第一刻起直到今天,和冬奥唱反调的声音就从未平息过。
说来加拿大和奥运似乎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怨念,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最终成为一场噩梦,因好大喜功、经营不善而拉下的亏空,不仅让该届奥运成为有史以来亏损最多的一届,也让主办城市负债整整30年;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委会虽被萨马兰奇礼貌性地赞誉为“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和同年举办的汉城奥运相比却黯然失色。更让加拿大人难以接受的是,两届在家门口举办的奥运,加拿大人竟未获一金,成为奥运历史上唯一主办过两届夏、冬季奥运,却一金未得的东道主。
正因为前述这些林林总总,让不少人对又一次在家门口主办奥运心中无底,爱不起来,批评、质疑、抗议、示威,乃至冬奥旗帜不翼而飞,这一切不仅向全世界展示了部分加拿大人对冬奥的不同意见,也让世人不免为温哥华冬奥悬心不止。
加拿大是民主国家,任何人的意见都会得到包容和尊重,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反对冬奥的声音。然而必须看到,当初温哥华的选民是通过全民投票,最终支持了温哥华申办冬奥,可以说,让温哥华奥运圆满成功,是符合主流民意的。圣火的抵达,是奥运筹备即将步入尾声、冬奥大幕行将隆重拉开的节点,也是全世界目光投向冬奥、投向冬奥主办地——温哥华乃至加拿大的开端,加拿大人没有理由不把这场戏唱好。
这并不是说,不可以发出反对的声音,这不符合民主社会的准则,但民主社会的另一准则,便是少数服从多数,是尊重民意的表决和社会的选择。加拿大是冰雪之国,也是冬季运动大国,冰上项目、雪上项目,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冰球更是举国喜爱、老幼咸宜的国技,可以说,家门口的冬奥,旣是向世人展示加拿大民族特色的舞台,也是让加拿大人享受冰雪运动盛筵的良机,更是让加拿大代表团打破本土主办奥运金牌“零”的纪録,让加拿大彻底摆脱蒙特利尔奥运所带来、笼罩国人34年之久阴影的最佳途径。可以说,前面提到的每一条理由,都足以说服加拿大人以笑脸迎接冬奥圣火,迎接即将开幕的温哥华冬奥。
去年加拿大CBC破天荒在凌晨直播了北京奥运开幕,成千上万加拿大华人、华裔聚集在各公共收看点观看、欢呼,向本地加拿大人展示了华人对父母之邦举办奥运的热情。如今冬奥圣火踏上加拿大华人的新家园,冬奥盛会也将在自己身边隆重举行,加拿大华人没有理由不拿出同样大的热情,同样灿烂的笑脸,去迎接冬奥圣火,迎接即将开幕的温哥华冬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