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启程 台湾科考队员首次加入

时间:2009-10-11 12:11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小芬 点击:
视频说明:少先队员向前去科考的队员们送上了鲜花,国家海洋局领导向海洋队伍授旗,在雪龙号离开港口时,队员们挥舞着旗帜向送行人员告别。 10月11日,雪龙号驶
  

 

 

    视频说明:少先队员向前去科考的队员们送上了鲜花,国家海洋局领导向海洋队伍授旗,在雪龙号离开港口时,队员们挥舞着旗帜向送行人员告别。

 

 

 

10月11日,“雪龙”号驶离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中国极地考察专用码头。

 

 

10月11日,一位科考队员在出发仪式上展示儿子的祝愿彩笔画。

中新社10月11日电 11日上午10时许,中国“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搭载着251名队员,驶离中国极地考察专用码头,开始了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的行程。3位台湾科研人员首次参与中国南极考察项目。

此次南极考察创造了中国南极考察历史参与人数之最,考察成员包括了长城站考察队员60人,中山站考察队员84人,昆仑站和格罗夫山内陆考察队员30人,南大洋考察队员13人,国际合作两人以及随船人员62人。在完成各项考察任务后,“雪龙”号计划于2010年4月10日返回中国,共将航行约三万海里。

三位台湾科研人员是来自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的研究员林家兴、郭富雯以及台湾正修科技大学微量研究科技中心采样工程师许廷炜。他们将利用南极考察的机会开展“极地海洋生物所含生理活性物质”等研究项目。据悉,台湾科研人员将在“雪龙号”途经新西兰时搭乘该考察船前往南极。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领队袁绍宏表示,在为期近180天的考察期间内,考察队将执行59项科学考察任务,是中国南极考察历史上任务最重的一次。科考队员将在格罗夫山地区进行第五次科学考察,对格罗夫山的暴露年龄、新生代沉积岩及其孢粉、地质构造、现代冰雪界面环境化学及生态地质学等进行研究,对格罗夫山冰下古沉积盆地进行地球物理勘探,在核心地区进行测绘,同时在格罗夫山区收集陨石。

此外,考察队员还将进行深冰芯钻探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昆仑站构筑深冰芯钻探的场地。同时开展中山站至冰穹A断面的冰川学观测、冰穹A天文台址测量和天文观测以及测绘学考察,并将完成昆仑站的二期工程。

 

 

 

10月11日,科考队员与送行者挥手告别。

(责任编辑:小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