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际新闻 >

阿罗约暗示与“凶手盟友”切割

时间:2009-11-26 10:24来源:文汇报 作者:小芬 点击:
11月24日,警察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地区的马京达瑙省一处郊外检查被杀害的人质尸体。新华社/路透 随着更多的遇难者遗体被挖出,菲律宾棉兰老马京达瑙大屠杀带来
  

 
 
 
 

11月24日,警察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地区的马京达瑙省一处郊外检查被杀害的人质尸体。菲律宾南部马京达瑙省23日发生40名当地政界人士和记者遭劫持事件,已有36名人质遇害。菲律宾总统阿罗约24日宣布,从当天起,菲南部棉兰老地区的马京达瑙省、苏丹库达拉省和哥打巴托市进入紧急状态。

    11月24日,警察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地区的马京达瑙省一处郊外检查被杀害的人质尸体。新华社/路透

    随着更多的遇难者遗体被挖出,菲律宾棉兰老“马京达瑙大屠杀”带来的震荡效应持续走强,连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都被惊动了。

    11月26日为全国哀悼日

    大屠杀发生后的第三天,被形容“坐在火山口上”的阿罗约总统终于顺应民意,宣布11月26日为全国哀悼日。在公开信中,阿罗约慨叹“这一骇人听闻的罪行,无法不唤起本国或任何其他国家的良知”。

    此间媒体立即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蕴含的潜台词:来自国际国内的巨大压力,终于使她决定亡羊补牢,全力挽回自己和本届政府的形象!可预见的是,她很可能与曾经“最值得珍视的盟友”安达尔·安姆帕图安做“政治切割”,放手让已经前移到马省的内政部长、法律部长和国家警察总监公事公办,原因只有一个:安达尔这次做得太过火了。

    菲国家警察发言人埃斯皮纳25日也首次把安达尔与“马京达瑙大屠杀”直接联系在一起,他表示警方仍在搜集安达尔父子涉嫌策划、参与此次绑架及屠杀事件的证据。一些分析人士已把视线转向了大屠杀的背后并发出拷问:如果安达尔和他的家族就是幕后真凶,为什么他敢如此肆无忌惮?又是什么促使他这般大开杀戒?

    事件的大背景已交待得十分清晰,那就是明年5月将举行的全国大选。有评论指出,这是一次从总统到议员再到地方官员的“全面洗牌”,更是利益集团重组和利益再分配的“一场战斗”。

  菲政坛的“世家生态”

    摊开菲律宾地图,会发现几乎每个省都有一个“姓氏”——某个历代统治这片土地的家族。不仅地方,家族政治还延续到了中央,菲律宾“调查性新闻中心”的统计显示,本届众议院250名议员中有大约三分之二来自各地的政治世家,阿基诺、加西亚、拉莫斯等姓氏在议员名册上反复出现。对于菲律宾这种特殊的政治生态,美国马里兰大学学者纳尔逊认为300多年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后遗症之一是大地主家族至今统治这个岛国,弱势的政府和有权势的政治寡头相结合导致国家为特权阶级的利益服务。

    马京达瑙省的安姆帕图安正是菲律宾政治家族中的显赫一员。安姆帕图安家族搭上前总统拉莫斯1991年创立的“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党”这条大船,借该党长期执政顺风顺水地把持了马省和“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的大权。然而,正如菲律宾一位大学教授说的,“什么‘人民力量’,都改变不了少数声名显赫的家族控制菲律宾政治的现实,他们是既得利益者,通过自己的财力和人脉,影响菲律宾的各级政治。”利益究竟有多大?资料显示,作为贫穷度位列菲全国第三的省份,2006年马京达瑙5.9亿比索总预算中的21%被用于省长办公室的开销!

(责任编辑:小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