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际新闻 >

科学家发现:南极冰融后可存二氧化碳防止变暖

时间:2009-11-12 12:5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小芬 点击:
中新网11月12日电 综合媒体11日报道,科学家近期意外地发现,虽然全球暖化导致南极大陆融冰的速度加快,但南极海面以下的陆地有望成为一个巨大的碳库,不仅能储
  

中新网11月12日电 综合媒体11日报道,科学家近期意外地发现,虽然全球暖化导致南极大陆融冰的速度加快,但南极海面以下的陆地有望成为一个巨大的“碳库”,不仅能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还可以抵抗气候暖化带来的威胁。

因全球气候暖化,南极大陆近五十年来融冰的速度加剧,多处冰层断裂。据悉,南极融化的冰雪已形成一片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的汪洋。

不过,最近《全球变迁生物学》(Global Change Biology)期刊刊登出一份由英国南极观测站科学家撰写的调查报告,报告提出,南极融冰可能促成当地海面以下大陆形成一个巨大的“碳库”,吸收并储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效抵抗进一步的全球暖化效应。

经调查研究,英国南极观测站科学家认为,南极冰层融解后,海面上会长满浮游植物,而这些植物正是南极形成“碳库”的关键。浮游植物吸收南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并吸收大气中的碳将其储存在体内。当这些浮游生物死后沉入海底,储存在体内的碳也会永留海底。随着浮游植物不断下沉堆积,南极由融冰造就的海床将成为一个大型碳库,有助于减少大气中的碳含量。

据英国科学家估计,南极融冰产生的海床一年可储存350万吨碳,约为1280万吨二氧化碳。他们在报告中提出乐观预测,认为随著极地融冰日趋严重,类似南极碳库带来的“回馈”也更“丰盛”,数千年后,南极将成为储藏碳的重点基地。

然而,批评人士认为,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只是一个古老的“鸡生蛋、蛋生鸡”的两难议题。南极“碳库”的形成是建立在其暖化、融冰加剧的基础上的,而且,与人类2007年制造的87亿吨碳排放量相比,南极海床的碳库存量显然是小巫见大巫。

研究气候变迁的据报道,随着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成熟,欧盟开始推行封存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的计划。最近荷兰打算在一个小镇的地底封存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引来居民的强烈反对。因为一旦封存在地底的二氧化碳大量喷发,将对周围环境和人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因此,许多人认为,与其花钱封存二氧化碳,不如开发更洁净、污染更少的能源,可能对减碳的帮助更大。科学家将这种因全球气候暖化带来的“好处”称为“负回馈”(negative feedback),认为只有从根本上人为减少碳排放量,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依靠“负回馈”。

(责任编辑:小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