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际新闻 >

美智库:中国安全专家开始辩论海外驻军问题

时间:2009-09-27 10:43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小芬 点击:
由于没有海外基地,中国海军编队每次出行都要带奶妈,图为海上靠帮补给。 环球时报9月27日报道 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中国简报》9月24日文章,原题:北京对海外军事基地的态度发生变化? 中国一直避免在海外设立军事基地,这是北京强调不结盟及不干涉别国内政
  

 

 

由于没有海外基地,中国海军编队出行都要带“奶妈”
由于没有海外基地,中国海军编队每次出行都要带“奶妈”,图为海上靠帮补给。

环球时报9月27日报道 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中国简报》9月24日文章,原题:北京对海外军事基地的态度发生变化?

中国一直避免在海外设立军事基地,这是北京强调不结盟及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对外政策的一部分。中国的安全分析家经常表示,不谋求海外军事基地与主张对军事结盟和海外部署军队保持谨慎的防务政策相一致。上世纪最后10年间出版的若干官方文件凸显了这种长期政策。例如,中国1995年发布的有关军控裁军的白皮书称,中国在任何外国都没有驻军,没有海外军事基地。

不过,这种宣示近年来已变得不那么高调;解放军逐渐采取步骤,朝向更积极的全球角色演进,特别是通过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但中国在对外驻军问题上继续维持自律。

不过,尽管中国对海外常驻基地的反感由来已久,但有迹象显示,这项长期政策今后可能日益成为中国学者和安全专家激烈辩论的话题。事实上,没有理由怀疑中国有意建立一个世界军事基地网络,从而使解放军具备接近美国的全球活动能力,但一些中国分析家显然赞同设立至少有限数量的设施,能够为在对中国扩充政治和经济利益至关重要的地区行动的中国部队提供支援。目前尚不清楚这些论述是反映赞同政策改变的思想流派的出现,还是只代表个人观点,但似乎中国海军亚丁湾的反海盗行动引发了有关为中国近邻地区外军事行动提供支援的严肃考虑。中国战略家可能会感兴趣的是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场地而非基地”战略。依照该战略,中国在战略要地能利用关键设施,同时不必在海外设立永久军事基地。

设立“场地”将使解放军能在关键地区投送兵力,不用导致中国的长期政策发生潜在有争议的变化。中国分析家可能盘算,着重于“场地”的做法对美印日及相关地区国家的刺激相对较小。

中国对海外基地的态度在多大程度上作出修正,这一点尚未可知,但有一点似乎是肯定的,即辩论已经开始。数年前,中国分析家强调北京不想“基地和场地”。而今天,随着北京全球利益增加和解放军行动超越近邻地区,这种态度似乎在改变。相比于能为各种潜在冲突提供支援的海外军事基地,“场地”显然不意味着多大变化,但随着解放军肩负新的任务以支持中国不断增加的全球利益,旨在推进远离中国的地区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支援中心,仍然代表着解放军前进的重要一步。

(责任编辑:小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